肯尼亚:人类的一方热土 野生动物的乐园(微信实录)
邹紫金

2015年12月下旬,我们应儿子的邀请,从北京来到了非洲肯尼亚与他共度圣诞节。短短的数天我们游览了内罗毕的国家博物馆、大象孤儿院、长颈鹿公园,还有400多公里之外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等,所见所闻对非洲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愿于朋友们分享。

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

  • 从儿子住处远眺内罗毕市区。

“大象孤儿院”是肯尼亚的一家慈善动物园,专门收养一岁至三岁的小象,所有抚养费用来自社会捐助,其门票及工艺品的收入全部纳入基金会。

每天开馆时间中午11点至12点,仅为一小时,参观的游客往往要提前排队。

  • 自拍神器在当地很是流行。
  • 当小象退场时,突然涌入了一家三口野猪,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 小象们在饲养员们的呵护下离开了“表演场”,向树林走去......
  • 大象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很多家长携子女签定抚养小象的协议,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以大量实物证实,肯尼亚猿人与北京猿人一样,是人类的的摇篮之一。

  •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
  • 博物馆外象征哺育人类的塑像
  • 博物馆的展品
  • 博物馆的展品
  • 博物馆的展品
  • 博物馆的展品
  • 博物馆的展品
  • 博物馆的展品
  • 肯尼亚也是鸟禽的乐园,博物馆仅类似展柜达38个,其品种之多难以想象。
  • 此为用各种蝴蝶标本绘制的肯尼亚地图。
  • 展馆外是乌龟的游乐场。

内罗毕长颈鹿公园是为了保护生活在东非草原上濒临灭绝的罗斯柴尔德长颈鹿而建立的,它不仅供游客游览,还是一个教育基地,向人们宣传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会定期为学生和游客们举办关于长颈鹿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讲座。

  • 内罗毕长颈鹿公园虽不大,但却吸引着八方的游客。
  • 游客可以面对面观察长颈鹿,与其亲密接触。
  • 孩子们与长颈鹿嬉戏,给它们喂食,还亲热地相吻。
  • 在长劲鹿公园工艺品商店,摆满了以长颈鹿为题的各种工艺品。

肯尼亚虽在赤道处,但因海拔1000多米,属高原气候,常年平均温度18至20度,与昆明温度相似,四季如春。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纵贯肯尼亚南北,与横穿该国的赤道相交,由此,肯尼亚又有了“东非十字架”的有趣称号。

  • 此图展示赤道穿越东非大裂谷。
  • 远眺东非大裂谷。
  • 以东非大裂谷为背景留影。

距肯尼亚首都400多公里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是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园,每天吸引了众多的各国游客。

  •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园方圆百多公里,天气好时能目及近40公里,来此的游客一般会呆上两三天。此为一家旅馆的标志。
  • 象群在此较为多见。
  • 游客乘坐的游览车,为观赏动物排起了长队。
  • 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马脸、鹿角、臀部和腿部颜色不一,又被称为“四不像”。它因较为肥硕,往往站在高处成为羚羊群的警卫。
  • 漫步草原的斑马群
  • 一般很少能见到猎豹,被我们幸运地见到并拍到。
  • 很漂亮的锦鸟
  • 这是肯尼亚与坦桑尼亚的分界线,共享马拉河。这条河每年七八月份,是动物大迁徙的必经之路,成千上万的角马要在此与河中的鳄鱼死拼,很多幼小的角马成为鳄鱼的囊中物,充满了血腥。如今我们来到这里,则是另一番静溢、安祥的景象。
  • 流淌的马拉河
  • 流淌的马拉河
  • 游客与坦桑尼亚军人合影。
  • 在河边野餐的非洲人
  • 宾馆盛装迎接来野生动物园游玩和度圣诞节的游客。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东非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联合国人居署和环境规划署的总部均设于此。

  • 内罗毕街景
  • 内罗毕街景
  • 中国式庭院
  • 中国式庭院
  • 圣诞节期间盛装的商场
  • 商场内
  • 商场内
  • 摆设的工艺品
  • 摆设的工艺品
  • 紫金在肯尼亚

[ 关闭窗口 ]